幸福

跟着感觉走


李老师,好久没看您发微博啦。最近看一个剧里有句台词触动很大:人生一世,选条路,不退让,不更改,一直走下去,是件幸事。我感觉,随着认知面的拓宽,自己越来越会辩证地去思考问题,且随着知识情感等不断地丰富,这个辩证的过程也会变得越发的复杂甚至最终被困于其中。就好像我有两个我在打一场少有结局的辩论赛。所以有些时候看到一些「一根筋」的人,会羡慕他们的单纯可爱并为其事迹感动。所以,是不是我「想太多」呢?又怎么让自己不想太多呢?(问题来自微博私信)

想得多一点儿,其实是好事儿啊。如果「一根筋」的结果是「一条道走到黑」,而非「浪子回头金不换」,其实也不是什么特别让人羡慕的事儿。

当然了,咱也不能想得太多——天天想,月月想,想过来再想回去,结果没真正做成什么事儿,自然也不可取。

尽量在两个极端中找到一个「sweet spot」——中文直译过来我觉得可以叫 「甜点」——想得不能太多以致一事无成,也不能太少以免「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那这个「甜点」在哪儿呢?

我个人认为,可以沿用类似法律体系中的那套路子,给自己确立几条「公理」——有点像法律体系中的宪法——只要不违背这些「公理」,其余的不用想太多,「跟着感觉走」就可以了。

那这些「公理」都是什么呢?

我今天就抛砖引玉,说两个例子给你参考吧。

第一条「公理」是:不要人云亦云,要货比三家。

我考大学的那会儿,很多人都认为学生物工程是最好的专业选择。因为当时离二十一世纪还很遥远,人工智能还处于寒冬,大家都觉得等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小康、国家实现了四个现代化之后,生物工程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结果很多当年最杰出的人才都去学了生物,后来去了美国留学,读完博士发现找不到工作,只好继续读博士后。读了博士后还找不到工作,只能转行学计算机,因为学计算机好找工作。

时间过得很快,现在「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很多人都认为应该去学计算机,甚至再细分一点儿去学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或者区块链。可是,现在热门的专业,不等同于十年学成以后还热门啊。

这条「公理」就派上了用场:不要人云亦云,要货比三家。

可是怎样才能做到「货比三家」呢?

我的建议是,不能只听信一些「专家」、「大神」的意见,更不能直接相信满屏的公众号文章,而是正反双方立场各找出一两条高质量的意见,仔细研读一下,然后再通过独立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

选读别人的意见时,还要考虑到作者是否有利益相关。比如一位研究人工智能的学者,多半儿会说一些有利于人工智能研究的观点。我们可以了解他的观点,但是也要观察其观点是否有失公允。

「货比三家」说得是,参考两三种不同意见就可以当机立断地拍板了,不需要太多。选好了就开始执行下去,就算后来发现选错了,也已经尽力而为,不用后悔。

第二条「公理」是:生活第一,工作第二,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资源,需要在工作和生活之间分配。很多人喜欢把自己的工作放在第一位,生活放在工作之后。我的这条「公理」是说,生活才永远是应该第一位的,工作远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重要。

你想象一下,如果知道很快就要离开这个世界,今天晚上躺在床上会想些什么?

我也许会想我的家人,我的孩子,我的宝贝汽车和音响,甚至我的梦中情人。

但我想我一定不会去想我的公司,我的单位,我的论文,和我得到过的荣誉。

大多数幸福和快乐,都来自于「业余时间」的生活,而非工作。比如我现在给你写这篇回答,是我生活的一部分:高兴了就写点儿,没什么可写的就懒上一阵子——这也是为什么我可以很长时间不发微博的原因——写完了有人喜欢看有人点赞,让人心情愉快。但是如果让我把写公众号文章当做工作来做,每天一定要完成多少写作的工作量,我想我一定不会喜欢,幸福感会大打折扣。

所以我觉得,在分配自己的时间和做各种取舍选择时,应该永远把生活放在第一位,因为生活才是幸福的源泉。工作可以认真地「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一切顺风顺水自然很好,如果正好不尽如意,那就听天由命好了。

想起了我在美国第一位导师Dan Reed的一句名言:

Too many good books, and too little time.

只要把这几条「公理」记住,余下的就交给运气和时间吧。

别人如果「一条道走到黑」,不一定是一件「幸事」,咱们也不必羡慕他们,也不必为他们的事迹而感动。

咱就一普通人,踏踏实实地过着一普通人的日子罢了。只要自己开心,既可以「从一而终」,也可以「朝令夕改」。

生活就像一艘帆船——咱们要想要做的,是如何把帆迎着海风展开,让它鼓得高高的,全速前进。

2020年1月,多伦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