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

英语口语


李老师您好,看到您谈到学英语的问题,我作为一名英语专业的学生不免有点小激动,因为我就是那个还在抱着新概念四朗读的人,哈哈。

谈到学英语,大多数中国人最津津乐道的,恐怕是如何能在短时间内掌握一口流利的英语口语。国内各种培训机构推崇的也是这种短时间、高强度(intensive)的学习方式,但学到的大多是一些类似于「how do you do?」之类的套话,长时间不练也就忘得差不多了。所以说白了还是得靠自学,国内学习口语缺乏语言环境,只能自己给自己创造环境,好在现在podcast之类的媒体软件很发达,想在国内练就一口伦敦腔也不是什么难事。但语言学习逃不掉面对面交流这个坎儿,自说自话时很顺,长时间不开口用英语和人交流等到再用时还是会语无伦次,尴尬百出。

语言学上有预制语块(prefabricated chunks)的概念,大意是我们交流中所使用的词汇、句子大多是我们之前就储存过的,交流时就是自动提取、匹配这些语块。按照这个概念,我们可能需要大量积累各种场景里所需的表达方式,然后烂熟于心(proficiency),变成一种本能。

这样我们能解决输入的问题,然而流利的表达就不止是语言了——en、er、a等语气词就好像中文交流中有人特喜欢说然后,然后,然后……一样烦人。

请问李老师,如何能做到交流中clarity and grace并重呢?谢谢!(问题来自微博私信)

语言学(linguistics)我一点儿不懂,所以我今天要说的「理论」全凭朴素的直觉,在你这个英语专业毕业的专家面前,无异于班门弄斧。

你提到的第一个问题是英文口语如何学习。我认为绝对应该从简单的对话开始。我自己的口语就是上小学时看电视跟着一个叫《跟我学》(Follow Me)的英国教学节目自学的。整个节目六十集,全部是情景对话,内容由浅入深,很多段落现在都能背出来。初中时又跟着一本叫《现代美国口语》的录音带学,还是情景对话,基本上奠定了我的英语口语基础。

我觉得口语是否能学好,这些教学节目或教材的质量非常重要。很多口语教材里的英语不够地道,自然也就学不到标准的口语。比如两个人见面最简单的寒暄,常见以下的对话:

Hi, Helen! How’s it going?

Fine, thanks — and you?

Just fine. Where are you off to?

To the library. I’ve got a history exam next week and need to start studying. Ugh.

Oh, no. Well, I’ll see you later then. Good luck!

Thanks. See you later.

这段对话里有几句,大多数中国学生说不出来。比如「Where are you off to?」,很多人会说成「Where are you going?」但是后者稍嫌正式,前者则更轻描淡写。又比如「Oh, no.」有一点儿「同情你」的含义,并不是要否定或拒绝什么事儿。这些都是表面很简单但实际上相当地道的英文。

像这样的英文口语,难就难在用到的全都是极其简单的词,但是变化多端而飘忽不定,需要多听、多说,大量地重复练习,用起来才随心所欲。

这里推荐美国国务院为外国人学英语而编纂的《Everyday Conversations: Learning American English》,上面这段对话就是摘自这本小册子。

你提的第二个问题是如何在说话时尽量避免夹杂en、er等语气词。我先给你讲俩故事吧。

看过最近Google I/O大会上Google Duplex的演示吗?计算机可以打电话给餐厅预约时间订座位,对话清晰自然,甚至可以说是通过了图灵测试。

有趣的是,谷歌最近披露,早期的实验结果其实并不令人满意,预约电话经常失败,因为接听的人感觉像在和计算机说话。后来加入了en、er之类的语气词,让完美的句型里掺杂了一点儿停顿和犹豫,反而成功率大大提高,因为普通人都这么说话。

我多年前在微软研究院访问时,有幸和清华当年最著名的少年天才、邓小平爷爷当面表扬「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的李劲合作共事过一段时间。他说英文最喜欢加「basically」,一段英文甚至要加进好几个。不过,从来没有任何人在意这一点,也没人抱怨听不懂他说的话。

所以说,没必要过于追求完美。只要你能用英文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多说几个en、er、basically,白玉微瑕,天才还是天才,没有人会在意的。

2018年7月,多伦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