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

分手


15点17分:

李老师,您好呀!首先提前祝您新春快乐!之前一直看您在微博上给大家解答各种问题,每次都能有很多感悟。最近我也遇上了一个问题,如果能有幸获得您的解答我一定开心的原地转圈圈。

我从去年开始交往了一个男朋友,但因为各自的学业,我和他之间存在七个小时的时差。我们平时也会用打字聊天,视频通话等方式保持联系,所以我本来觉得问题不是很大。但最近男朋友家里发生了一些事情,让他很难过,精神压力也很大。他因为不希望我为他担心,总是说的有所保留。而让我感到无力的是即使我知道了事情的全部,在这个时候也没有办法立马出现在他身边陪他度过难关,语言上的安慰又很单薄。想请问李老师对异地恋甚至异国恋的这种状态怎么看?谢谢您!

18点33分:

李老师,就在两个小时前,我的男朋友向我提出了分手,一切猝不及防。我在一个多小时里表达了我所有的想法,他仍然坚持原来的立场,所以最后仍然是结束了。如果您看到了这里,我真诚地感谢您愿意花时间听我的这些碎碎念,如果您仍决定回答我上面的那个问题,我也真诚地希望它能对每一对正在进行异地恋的情侣有所帮助,希望大家都能收获幸福。再一次,新春快乐。

(问题来自微博私信)

芝子同学:

恰巧在你给我写第一封信之后不久,你男友就提出了分手,这实在是有点儿巧合,令人惋惜不已。

我一直觉得恋爱的最高境界是:你们两人并不需要对方,但却都想要对方。

「需要」和「想要」,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你的来信里,我注意到了一个细节。

你提到了和男朋友两地的时差,是七个小时。

我似乎都能感觉得到,那无数次加上七个小时来计算对方时间的夜晚,还有微信里无数条来来往往的消息。

但这么多的消息里,有多少仅仅是「需要」(need),有多少是「想要」(want)?

「需要」是仅仅想有个人柴米油盐地陪着你,「想要」则是一种无端的热爱,一种掐不灭的激情。

就好像没有人「需要」一部莱卡的微单,但是很多人都「想要」。

与其一条一条地发微信,表达「想要」最好用让人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写一封「碎碎念」的长信,寄一大摞刚刚冲印好的彩色照片,每一张的背后都有一行亲笔写的脚注。甚至寄一部最便宜的GoPro,里面录满了你一天一天的快乐时光。

其实,心里觉得特别难受无助的时候,第一个想要聊天的人,才是你内心深处最「想要」的——你平常说不定没怎么想起这个人,从来没有「需要」过他。

我想起了Ernest Cline写的科幻言情小说《Ready Player One》,就是后来被斯皮尔伯格拍成了电影的那部小说。

小说里的男女主人公Parzival和Art3mis在一个叫OASIS游戏里不打不相识,是针锋相对的竞争对手。但是时间长了,Parzival发现,Art3mis和自己共同语言竟然多到了「we finish each other’s sentences」的程度。两人天天从早到晚在游戏里泡在一起,在游戏里相爱相惜。

他们的「网恋」正发展到如火如荼的节骨眼上,Art3mis突然消失了。

Parzival不惜一切代价,到处找她,可是无论如何也无法联系到她。

后来的情节峰回路转,精彩纷呈,而小说和电影完全不同的是,直到大结局时,男女主人公才第一次在真实世界中见到对方。

「We sat there awhile, holding hands, reveling in the strange new sensation of actually touching one another.」

你看,千辛万苦才得来的,不是令人一见倾心的声音,不是动人心弦的文字,更不是无穷多条微信,而是「touching one another」的真实。

我希望你喜欢的人即使消失了也终将归来,希望你能最终找到「想要」你的、愿意在最难过时和你长聊的、你可以「touching one another」的人。

新春快乐。

2019年2月,多伦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