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李老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提到或者接受「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看问题不能二元对立」的看法,我也很赞同这个看法,但一直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描述世界不是非黑即白,那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又该在这样的世界里以什么样的勇气和信念生活下去呢? 希望听听李老师的看法。(问题二月二十七日来自微博私信)
李老师我又来问问题啦!想请问李老师,在和父母长辈交流有不同观点时,有比较可行又不伤害对方的方法吗?我知道很难改变一个人的对某件事情的看法。如果是其他人,我根本就不在乎,反而还是一个筛选出那些不同想法的人的机会。但和亲密的人长期有思想上的隔阂又让我很难过。(问题九月十三日来自微博私信)
一
看问题时是该非黑即白,坚定立场,还是该「萝卜白菜各有所爱」,那得看这提的是个什么样儿的问题。
比如说,如果你的问题是「地球是不是圆的」或者「吸烟是否对健康有害」,那我当然应该斩钉截铁地给出一个正确的回答,因为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明确得出正确的结论。
如果对方辩友反驳说,我认识个老爷子抽了一辈子烟,还不是活了八十多岁?我自然可以告诉他,不能用具体的个例来推翻统计上的规律——保险公司在卖人寿保险时抽烟的人保费更高,正是直观地表现了这种统计规律。
但如果你的问题是「刘亦菲是不是比Angelababy更漂亮」,那当然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正确错误之分,没什么可争的。不但没什么可争的,这样的话题还是闲聊中万一断了话题可以用到的谈资:「哎你最近看《摩天大楼》和《花木兰》了吗?你觉得刘亦菲更好看还是baby更漂亮?」如果大家正好都是刘亦菲或者Angelababy的粉丝,话题跟香槟酒似的正好续上,火热继续。
这两种问题性质完全不同,有点儿像我小时候看过的报纸。那时报纸不多,经常能看到的有两种:《参考消息》和《北京晚报》。
《参考消息》虽然经常看到,但是我不怎么爱看。主要是因为那里面每一篇文章都很简短,不外乎就是些国际国内的大事儿,没有任何带一点儿感情色彩的评论。这就有点儿像第一种问题,黑的就是黑的,白的就是白的,泾渭分明。
而《北京晚报》则有点儿像现在的今日头条,社会万象,娱乐花边新闻,可以看得很过瘾。夏天搬个小马扎儿拿上一份儿《北京晚报》到阳台,凉风习习,越看越爱看,惬意的很。这就有点儿像第二种问题,「站」不「站」肖战无关紧要,只要知道《陈情令》中有个叫魏无羡的人,咱就大有可以聊的话题。
这第二种问题,「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无所谓谁赢谁输。就像照着菜谱炒菜,「放盐、糖、味精各少许,翻炒至八成熟」——不用这么精确,模棱两可,开心就好。而第一种问题则不然,关乎自然科学或者社会科学中的素养,不懂当然没有问题,也可以拿来争论不休,但是无论如何,客观上答案只有正确的和错误的两种,没有中间路线。把它「佛系」地当成第二种问题来含糊其辞,号称「看问题不能二元对立」,是完全错误的。
二
那如果是第一种问题,正确答案从何而来呢?
Netflix上最近上映了一部纪录片叫《The Social Dilemma》,如果你没看过,值得花时间看一看。很多人看了觉得触目惊心,可我看了没觉得很意外啊,说的不就是今日头条嘛——你爱看什么,社交媒体平台就有更多的类似内容会推送给你,你就会越来越相信你对这个问题的见解是正确的。
比如「地球是不是圆的」这样的问题,如果你在社交平台上看到论证「地球是平的」的文章,会发现里面摆事实、讲道理,证据确凿,言之有物,看多了一定会越来越相信地球其实是平的。你还别说,相信地球是平的的人还挺多——美国每年都专门召开个会议,就叫「平地球国际会议」(Flat Ea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有点儿粉丝后援团聚在一起开展活动的感觉。
我认为,与其到网上随手「刷」一些支持自己立场和观点的推送文章,不如去「特别关注」一些高水平的作者写的文字。高水平的作者虽然平时写的文章不一定很多,但是一旦下笔,如果回答的是第一种问题,其文字中的观点一定逐字逐句地仔细推敲琢磨过,力求客观、符合历史规律。
高水平的作者不经常在他们不熟悉的领域发表见解。他们会抱着学习的态度,不会不懂装懂,对每一种观点都充分怀疑,去伪存真。著名哲学家罗素——就是《围城》里褚慎明亲切地称为Bertie的那个罗素——就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的一大问题是,傻子和狂热的人永远认为自己正确,而聪明人则满满地全是怀疑。」(The whole problem with the world is that fools and fanatics are always so certain of themselves, and wiser people so full of doubts.)
所以说,即使是高水平的作者写出来的文字,我们也不能照单全收,而是应该自己静下心来仔细想想他说的是否真的有道理,逻辑上有没有问题,甚至用科学的方法从侧面调查研究一下支持其观点的论据是否可靠。
我所敬仰的经济学家Thomas Sowell曾经说过:「意识到自己的无知,需要不少知识。」(It takes considerable knowledge just to realize the extent of your own ignorance.)
遗憾的是,在这个「人工智能」的大时代,往往越是罗素或者Thomas Sowell这样相当靠谱的作者,写出来的文字看过的人就越少。
三
那如果和父母或亲友对一个问题的看法完全不同,该怎么办?
最近金斯伯格 (Ruth Bader Ginsburg) 去世了。这位金斯伯格大法官是位传奇般的人物,一生非同凡响。两年前有一部叫《On the Basis of Sex》的电影非常好看,刻画过她的生平。我还发现老太太非常热爱运动健身,写作风格则既浅显又简练,这一点比Thomas Sowell强不少:Sowell的著作篇幅往往都很长,最著名的《Basic Economics》这本书看到后来,都有点儿车轱辘话来回说的感觉了,浅显易懂没有问题,但完全谈不上简练。
金斯伯格婚礼那天,她的婆婆给了她一条忠告:「In every good marriage, it helps sometimes to be a little deaf.」(一桩好的婚姻中,稍微有点儿耳背是好事儿。)
金斯伯格说,她的婚姻五十六年,一直都是这样做的。即使是在最高法院的工作中,她也将这句话奉为信条:就算别人说的不对,也最好「这耳朵进,那耳朵出」。
我想,老太太可能是在说,每个人都在走他喜欢的那条路,而即使是至亲的人,你也很难改变他自己选的那条。
这让我想起了我喜爱的电影《花木兰》里的一句台词:
Take your place, Mulan.
2020年9月,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