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

钢琴


儿时没机会学钢琴,是因为家里没有钱买。其实,妈妈的乐器水准着实不低,是大学时文艺社团手风琴队的队长。妈妈自幼会弹钢琴,那是因为姥姥家多年以前有一架钢琴,陪伴妈妈长大。即使姥姥自己,当年年轻姑娘时在教会学校就读,钢琴自也是训练有素。文革开始的时候,妈妈积极要求入党。遗憾的是出身不好,于是亲率红卫兵上姥姥家抄家,所有值钱的首饰,字画,藏书,一并抄走,当然也少不了这架钢琴。据说,钢琴被红卫兵劈成了木头,当柴烧了。那以后,琴声就再也没有在姥姥家重现过。

八十年代抢购风的时候,有一天,妈妈兴高采烈地告诉正上高中的我,她买了一架新钢琴。记得那时「星海」钢琴时兴,但妈妈图个省钱,买的是俄罗斯的琴,四千多块。那年头一月工资大多一百两百,对我来说这可是天文数字。妈妈平时最省吃俭用,但这一天她激动地告诉我,她买这琴是为了十几年后退休了自己弹。我从来没有见她这么高兴过。

提货的那一天,妈妈特约了公司里几个精壮的小伙子,将崭新的钢琴直接运到了姥姥家的客厅。谁知姥姥知道了这事儿,怒目相向,严厉地批评了妈妈,说她铺张浪费。妈妈脸色铁青,难过了好多天。自此以后,妈妈经常轻抚着钢琴发呆,从没见她弹过一曲。翌年,妈妈确诊为癌症晚期,卧床不起。一次我陪着她看电视,林语堂的「京华烟云」主题歌响起的时候,妈妈的眼睛湿润了,紧紧握住了我的双手。我想,她是想起了她心爱的俄罗斯钢琴。妈妈的遗言里,没有提到她的钢琴。我没有哭,她一定是轻轻地把她自己的琴带走了,和她一起去了她生前最喜欢的地方。

姥姥白发人送走了黑发人,就每年将收到的无数五颜六色的鲜花和贺年片,置于钢琴之上。琴多年没有人弹,却成了花的海洋。我出国了,姥姥每数月即修书一封,每每说起妈妈和她的钢琴,都笔锋生涩,话不成句。妈妈去世十二年后的一天,年迈的姥姥也走完了她最后的一程。那花丛中的钢琴则不知所终。身在异国的我,俗务缠身,也无缘再回姥姥家的客厅一趟,最后再在当年的琴上弹几个不成曲调的音符。

女儿三岁了,我又想起了钢琴。倘徉于雅马哈钢琴行之中,从五十二寸的立式 U3 至六尺一的三角 C3,几千至几万美金不等。房子客厅边的一室特意空着,虚左以待,等着我梦寐以求的三角钢琴。爱人问,家里又没人会弹钢琴,买这么贵的琴干什么?我也犹豫着,翻开那满纸高低音谱号的谱子,想起妈妈的手和姥姥的信,或许今生与琴声是无缘再相见了。

2005年6月,多伦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