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思维
李老师您好。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您:您平时有没有刻意训练您自己或者您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果有,能否分享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期待您的答复!(问题来自微博私信)
有个冷笑话是这么说的:博士生刚入学看不懂论文,抱怨「我怎么这么笨,连篇论文都看不懂?」等几年后再看不懂论文,开始抱怨「这个作者怎么这么笨,写篇论文都写不清楚?」这时他就可以毕业了。
正好前几天有个学生来找我讨论她论文的草稿,我把第一页看了好几遍,还是没看懂。
作为一个已经毕了业的博士,我说:「你的论文写得逻辑不清楚啊,我看了半天都没明白。」
她反问:「我觉得逻辑很清楚啊,哪儿不清楚了?」
这个问题很难,我一时竟然没有回答出来。
一篇文章是否容易懂,直接反映了作者的逻辑思维和写作能力。不同作者的文字,只需要读一小会儿,高下立判。但是我一直悲观地认为,逻辑思维能力如果靠老师教,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教得出来的。问题就在于我觉得难懂的文章,作者却并不这么觉得。而说清楚为什么难懂,比重写一遍还要艰苦卓绝。
所以我认为,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基本上得依靠自学成才。
那这个「自学成才」该怎么学啊?——如果不是靠看《罗辑思维》的话。
首先,你工作里经常做的幻灯片,尽量不要用那种一行一个圆点儿的「bullets」。因为用「bullets」的潜台词是,你没有仔细想清楚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无论是递进还是转折,全被「并列」这种最为枯燥单调的关系代替了。做幻灯片是为了讲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故事里有时「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有时「柳暗花明又一村」;起承转合之间,有时归纳,有时演绎,这样才能讲者眉飞色舞,听众茅塞顿开,意犹未尽。
其次,你应该尽量多写原创的文章。写作可以强迫你整理自己的思路,是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最有效的方式。小时候我们写议论文,老师告诉我们要写清楚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但其实我认为科学论文写作的三个要素在日常写作中也非常重要:「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What’s the problem?)「这个问题为什么重要?」(Why it’s important?)「解法有什么新意?」(What’s new?)
最后,你需要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而非人云亦云。这种批判性思维的特点,是不轻易认同别人的论点,而是要仔细研究他的论据和思路,同时想想相反的观点有什么道理。刘瑜写过一篇小说叫《那么爱呢》,里面有一个人特别爱抬杠,爱说「这话也不能这么说」。这么说话虽然是聊天的大忌,但精神可嘉,因为适度地批判,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光大。
比如你如果快结婚了,在考虑什么时候贷款买房。无奈房价最近刚刚大涨,高不可攀,而且随时都有可能下跌。大家都说应该节衣缩食赶紧买,因为再等就再也买不起了。你这时不能盲目跟风儿,而是应该好好想想相反的结论是否逻辑上也说得通:说不定应该先租房子住,等到手头宽裕一点儿再买,因为理性的投资从来都是买跌不买涨。
仔细衡量正反双方的立论,正是独立思考的体现。任何人都会「先入为主」地去寻找对自己有利的论据来论证自己偏爱的预设立场和观点,英文叫「confirmation bias」。独立思考的好处,就是靠经常去质疑似乎是正确的观点,来尽量纠正这个归纳推理中的系统误差(systematic error)。
你看到这里,如果想说:「这个博主怎么这么笨,写篇微博都写不清楚?」
那恭喜你,差不多可以毕业了。
2018年6月,西安